中国科商网
自然绿肾 万物相生——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修复范例
发布日期: 2023-04-22 17:11:10 来源: 红网

摘要: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现有82个国际重要湿地之一,位于湖南省汉寿县境内,总面积3.568万公顷,属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区内拥有河流、湖泊、沼泽、人工湿地等多种湿地生态类型,不仅具有调节生态的重要作用,还是鸟类重要栖息地和候鸟迁徙重要通道,是国家重要种质资源库,在保障长江中下游居民安全和国家生态安全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资料图】

以往,人们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生存方式解决生计,极其依赖湿地内的自然资源,湿地内围网养殖、过度捕捞、杨树种植等生产生活现象十分频繁。湿地冬季缺水严重,面积萎缩,生态功能逐渐退化,生境破碎化,鸟类、鱼类栖息地面积减少,湖中泥沙淤积速度加快。

为解决保护区水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退化等突出问题,常德市将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岸线、洲滩及缓冲区、实验区生态修复工程作为湖南湘江流域和洞庭湖山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进区域内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现了从伤痕累累到水碧草青、岸芷汀兰、候鸟归巢的转变。

淤洲洲滩整治后

岩汪湖大堤岸线修复后

青山湖花堤美景

一、引言

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98年,是我国现有82个国际重要湿地之一,位于常德市汉寿县境内,总面积3.568万公顷,属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西洞庭湖是洞庭湖的西部咽喉,吞吐长江松滋、太平二口洪流,承接沅、澧二水,是长江中下游洪流的首个“承接器”和防旱“前哨站”,具有蓄洪防旱、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

西洞庭湖是长江和洞庭湖生态系统的调节器,具有强大的自然调蓄洪水功能。西洞庭湖总容积21.2亿立方米,占整个洞庭湖容积的12.6%,每年能补给地下水约4.7亿立方米,调蓄洪水52.5亿立方米,是构建洞庭湖湿地乃至长江中下游湿地安全体系的重要战略要地。区内拥有河流、湖泊、沼泽、人工湿地等多种湿地生态类型。湖水浸皆湖,水落为洲;水草繁茂,水产丰饶,黑鹳、白鹤等许多珍稀鸟类都爱栖居于此,每年为全球4万多只越冬水鸟提供了停歇、栖息觅食场所,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通道,是迁徙候鸟活动的重要区域。西洞庭湖珍稀濒危物种丰富,现已记录到维管束植物424种、鸟类226种、鱼类112种、底栖动物65种、两栖动物13种、爬行动物20种、哺乳动物26种,是我国淡水湿地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之一和长江流域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之一。

二、问题

以往人们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生存方式解决生计,极其依赖湿地内的自然资源,湿地内围网养殖、过度捕捞、杨树种植等生产生活现象十分频繁。过度利用和不合理开发湿地资源,加之西洞庭湖水文形势发生变化,导致冬季湿地缺水严重,湿地面积萎缩,湿地生态功能逐渐退化,生境破碎化,鸟类、鱼类栖息地面积减少,湖中泥沙淤积速度加快。

三、措施

为解决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水生态环境、生态功能退化等突出问题,西洞庭湖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着力水生态水环境末端治理,多措并举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并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和模式。2018年将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岸线、洲滩及缓冲区、实验区生态修复工程纳入“湖南湘江流域和洞庭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成功申报国家“十三五”期间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工程获得中央资金3737万元,地方筹集资金2.3亿元。

(一)强化系统修复,“三大工程”推动区域综合整治

一是实施生态补水保水。通过采取生态保水设施建设,对湖区淤洲、东洼等水鸟重点栖息区域进行冬季生态补水、形成有层次的水面及滩地,修建生态保水设施约8千米。

二是实施洲滩和水环境整治。采取竹节沟、封口及三平二、封沟育洲、土地平整等措施对湖内92处洲滩进行沟渠整治。清理养殖痕迹,对安乐湖、龙池湖周边1328亩精养鱼塘实施“退养还湿”,对三汊障1297亩的养殖水域进行综合整治。

三是实施生态岸线、植被恢复和动物栖息地修复。修复退化湿地12万亩,对西洞庭湖岸线整治复绿2千米,清理河湖垃圾6.5万吨。通过地形整理、水系优化并结合水位控制,在湿地洲滩上形成乔木—芦苇—薹草—泥滩—沉水植物的植被带状分布格局,恢复湿地植被2万亩。在西洞庭湖半边湖、东洼、凉爽洲等区域打造水鸟栖息地,为湿地水鸟提供良好的栖息、觅食场所。

(二)强化监测监管,“三全措施”确保生态修复实效

一是强化全区域监管。以法为盾,全面落实长江保护法、湿地保护法,推动《常德市西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保护条例》落地实施。组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和湿地巡护员队伍,开展岸线、湖内巡护执法,每年累计巡护10万余公里,落实全领域监管。二是实施全天候监测。在西洞庭湖的青山湖、半边湖、东洼、淤洲等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区域设置13个野外视频监控塔,并在宣教中心建设1个野外视频监控中心,对湿地人为活动、生态环境、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栖息及动物疫源疫病等情况进行全天候监控。三是推动全过程评估。与北京林业大学、中科院、湖南师范大学合作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编制、项目实施、绩效评价、成效评估、后期管护等全过程评估,定期进行鸟类、鱼类、植被等要素调查研究和生物完整性评价,积极推动生态修复规范化、科学化,确保工程取得预期成效。

(三)强化创新引领,“三个维度”促进成果转化显化

一是基地呈现,创建青少年环境保护教育基地、优秀科普基地、生态环境教育基地,与湖南生态环保联合会、长沙候鸟营等环保组织联合成立国内首个民间“黑鹳守护站”。二是旅游展现,修建集鱼鸟博物馆、观鸟屋、观鸟游憩步道于一体的青山湖候鸟公园,确定7个“生态旅游示范点”,形成汉寿野生动物世界—汉寿蔬菜公园—西洞庭湖湿地候鸟公园“三园一线”黄金旅游线路。三是展览显现,组织科普宣教文化展、湿地鸟类摄影展、《镜抒湿地》个人摄影展、户外鸟类标本展、鱼鸟博物馆展等,举办洞庭湖国际观鸟节、鸟类摄影大赛、湿地风景直播等活动,推动生态修复科普、宣传、教育和生态文化传承。

四、成效

通过工程项目实施,注重生态修复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相结合,努力构筑保护洞庭湖水生态屏障,湖区防洪能力显著提升,湿地生态功能有效恢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绿色产业健康发展,老百姓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一)呈现岸芷汀兰、湖清水秀的壮美西洞庭。通过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西洞庭湖断面水质持续达到Ш类或优于Ш类,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功能有效恢复,湖区防洪调蓄能力显著提升,动植物生境持续优化、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明显提升。昔日功能退化、生境破碎的西洞庭,如今已经成为了湖清水秀、风景优美的乐土。

(二)恢复万物相生,和谐与共的安澜西洞庭。随着湿地环境改善,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成为名副其实的“候鸟天堂”。每年南迁来洞庭湖湿地越冬的候鸟日益增多,实现连续5年增长,每年达4万只以上,2021至2022年,长江湖南段和洞庭湖越冬候鸟达40.4万只。鸟类种数从205种增长到226种,中华秋沙鸭、灰雁、罗纹鸭、苍鹭、白头鹤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成为这里的常客。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最多时达80只,白鹤达50只,白琵鹭种群数量达1000多只,小天鹅种群数量达2000多只。原本难得一见的小白额雁群、雁阵在西洞庭湖上出现,场景极其壮观。鱼类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得到逐渐恢复,鱼类种群逐渐增多,多达112种,新纪录到鱼类1种,国家二级保护鱼类胭脂鱼已连续记录3次。植物种数逐渐增加,出现丰富的沉水、浮水和挺水植物,多达424种。

(三)实现绿色发展、产业共赢的兴盛西洞庭。西洞庭湖结合生态保护修复,积极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相关产业。2022年接待生态旅游14090人次,生态旅游综合收入710万元,旅游人次较2014年增长95.40%,收入是之前的8倍。同时扶持周边居民打造芦菇生产基地,修建10个芦菇种植棚,培育鱼、菇、野菜等绿色生态产品,周边居民收入明显提高,2022年家庭年平均收入达15万元以上,人均收入超过4万元,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双赢。

西洞庭湖持续发力,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和综合利用开发,先后获得了“湖南省青少年环境保护教育基地”“湖南省优秀科普基地”“湖南省第三批生态文明改革创新案例”“湖南省首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范例”“湖南省生态环境教育基地”“湖南省十佳公众参与案例”“湖南省首批省级生态环境科普基地”等荣誉称号。为持续推动湿地资源利用和湿地保护协同发展,下一步将积极探索湿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努力做好湿地保护“水”文章、绿色经济“产”文章,生态旅游“景”文章、科研科普“鸟”文章,继续打造湿地生态文旅新高地,服务环洞庭湖区域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