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商网
走进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天然气质量控制和能量计量)—— “最强大脑”助力天然气精准计量
发布日期: 2023-09-08 12:10:23 来源: 消费质量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8月9日,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天然气质量控制和能量计量)在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验收工作中,以基础分92.8分,加分项16分的优异成绩通过验收。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验收会现场

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天然气质量控制和能量计量)(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于2021年9月获批建设,是首批获建的38个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之一,也是市场监管总局在天然气领域建设的唯一一个重点实验室。该重点实验室围绕天然气能量计量、品质监检测、质量控制和关键装备研发四个方向,开展技术攻关,助推我国天然气能量计量实施。

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对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而言既是一种新成就,也开启了一段新征程。

在此基础上,重点实验室沿着打造“一套标准”,凝聚“最强大脑”,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思路助推我国天然气工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消费质量报记者跟随市场监管总局验收专家的脚步,走进重点实验室探索天然气质量与计量、科研与创新的精彩碰撞。

打造“一套标准”

为天然气计量方式转变提供支撑

“围绕天然气的质量和计量以及品质监检测标准化,目前已经有一套比较成熟的技术了。”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天然气研究院党委委员、总工程师周理表示。

作为我国天然气领域首位国际标准召集人,周理推动中国成为天然气国际标准化舞台上最为活跃的国家,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他带领团队建立了天然气全产业链品质监检测技术系统,为全国天然气质量计量量值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的青春都在这里了。”周理感慨道。

针对天然气产品质量与计量不断升级的新要求,重点实验室围绕天然气能量计量、品质监检测、质量控制以及关键装备研发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

在天然气能量计量方面,重点实验室研发了不确定度0.05%(k=2)的天然气流量原级标准装置,将我国天然气流量量值溯源和传递能力提高至国际领先水平,提高了能量计量量值溯源能力。

在天然气品质监检测上,研制了一体化天然气品质检测设备,为市场监管部门和生产企业提供一种准确高效的天然气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方法及技术。

在天然气质量控制方面,首创有机硫深度脱除技术,为我国天然气产品质量满足国家强制标准要求提供技术支撑。

除此之外,成功研制与国外同类产品性能相当的气体超声流量计和天然气在线色谱仪,实现天然气能量计量高水平关键装备的自立自强。

“重点实验室获得了国家CNAS、CMA、PDP 认证,通过技术攻关牵头发布了多项国家行业标准。”周理表示,为支撑能量计量标准体系完善,重点实验室牵头或参与制修订 GB/T18604《用气体超声流量计测量天然气流量》等 16 项天然气能量计量相关国家标准。

期间,重点实验室在天然气能量计量技术、天然气品质监检测技术、天然气质量控制技术和关键装备研发4个方面开展21项科研攻关,包括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5项:完成了13项研究任务,涵盖建设任务的全部研究内容,并建立高压环道气体流量检定系统、光学法天然气流量标准装置、音速喷嘴气体流量标准装置以及油气水三相流流量测试装置等 6套大型科研装置,为打造“一套标准”提供有力支撑。

打通“最后一公里”

为产业发展画出广阔“蓝图”

“以后老百姓用天然气的时候,能够很清楚自己用了多少,也不会因为天然气不稳定导致洗澡忽冷忽热了。”周理说。

验收组专家开展现场验收

重点实验室自挂牌到现在,短短两年便开展了数项科研攻关,形成的标志性成果中包括建成了天然气产品质量快速检测智能管理和天然气能量计量示范系统,提升了质量检测效率,实现了计量数据的实时感知与智能诊断,通过数字信息化管理平台,推动管理模式从现场监督向远程监管转型。

“中国只有一个以天然气命名的研究院,就是我们。”周理表示,“国际上对天然气的计量都是能量计量,我们要做的就是转变我们国家的计量方式,助推体积计量向能量计量的改变。”

周理告诉记者,重点实验室通过技术革新,打通了科研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实现国产化替代,重点实验室创新研发多形态硫化物脱除溶剂,建立了配套工艺计算模型,形成了有机硫深度脱除技术,并在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净化厂进行了工业应用。重点实验室研发了高硫容络合铁脱硫溶剂,开发了潜硫量分别为1~10t/d的络合铁脱硫技术工艺包,应用于天然气生产相关企业。

据了解,目前整体技术可满足不同气质和规模的含硫天然气质量控制需求,为川渝地区每年超200亿方天然气气质提升提供技术保障。

此外,重点实验室研制的高准确度超声流量计和天然气发热量测定工业在线色谱仪,成功应用于西南油气田、长庆油田等天然气生产企业,首次实现国产装备规模化应用,应用效果与国际知名品牌相当;在线加臭剂检测设备,应用于城镇燃气站场和成都大运会燃气检测,提供城镇燃气加臭浓度实时监测的“千里眼”,支撑燃气加臭剂浓度智能化精准调控,切实保障燃气利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通过技术许可、技术服务等方式实现成果转化在天然气质量控制与能量计量领域广泛应用,直接经济效益达7792万元,间接经济效益达19.5亿元,保障了天然气安全清洁利用和贸易计量的公平公正,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周理说,重点实验室研制的国内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准确度八声道气体超声流量计,已应用于国家管网、中石油、中石化等国内主要输气管线,首次实现国产装备规模化应用,保障了天然气贸易的准确交接;研制出国产化率达 95%的天然气在线色谱仪。“我们通过这些技术,实现了关键核心装备国产化替代,不必再依赖进口仪器了。”

“提升天然气市场监管水平,能提升我国天然气流量量值溯源体系整体水平,保障天然气贸易交接计量的准确可靠。”周理表示。

据了解,重点实验室依托重点实验室天然气流量标准装置,向国家石油天然气大流量计量站榆林分站等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传递天然气流量量值,为国内外180 余家天然气产供储销用企业提供优质的检定校准技术服务。

截至目前,重点实验室研究成果通过天然气检验检测、计量检定校准和质量控制等技术转让和许可、技术服务等实现成果转化33项,支撑了天然气达标生产、贸易计量及装置应用;形成的质量控制、检测和贸易计量关键技术及国际国家标准,保障了天然气清洁安全开发利用和贸易计量的公平公正,提升了我国在天然气国际贸易计量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具有巨大的生态环保和社会经济效益。

凝聚“最强大脑”

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做出贡献

我国天然气类型复杂,质量、发热量差异巨大,有效的品质监检测技术是天然气安全清洁利用的保障。提升天然气质量控制和能量计量市场监管水平,是支撑国家天然气产业高质量发展、维护贸易计量公平公正的基石。

重点实验室应该怎样提升科研水平?

用好现有人才,引进关键人才,培养未来人才是基础。

“我们以权威性、创新性打造重点实验室‘最强大脑’。”重点实验室主任乐宏介绍说。

重点实验室建设期间设立了学术委员会、管理委员会,根据4个研究方向设立了4个技术研究所,即天然气能量计量技术研究所、天然气品质监检测技术研究所、天然气质量控制技术研究所、天然气质量控制和能量计量关键装备研究所。

“学术委员会与管理委员会共同为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掌舵把关,肯定可以取得1+1>2的效果。”乐宏说。

在人才培养方面,重点实验室为创新人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据了解,重点实验室现有人员156人,其中博士47人、硕士59人,硕士以上学历占68%,另聘请客座教授3名,形成了具有较高素质的专业技术创新团队。

此外,还组建了3个天然气质量控制和能量计量创新团队,专注于天然气质量控制、能量计量、品质监检测等技术攻关,打造突破关键瓶颈技术的科研尖刀,为天然气能量计量与质量控制技术的科研攻关、现场试验、新技术推广应用提供人才保障。

“像周理、胡勇、常宏岗……他们都是重点实验室培养出来的天然气质量控制和能量计量领域具有国际和行业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乐宏说,“如果要把重点实验室比作动物,我想,大概像一只孵化新生命的鸽子。”

孙茹 张娅娜 消费质量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何馥君文/图

编辑:孙家钰 校对:张可 审核:申涵兮

关键词:

相关内容